(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著力推進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依法治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促進食品產業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ǘ┗驹瓌t。
1.預防為主。堅持關口前移,全面排查、及時發現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嚴把食品安全的源頭關、生產關、流通關、入口關,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
2.風險管理。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風險交流,建立健全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科學監管制度,嚴防嚴管嚴控風險隱患,確保監管跑在風險前面。
3.全程控制。嚴格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監管,建立健全覆蓋全程的監管制度、覆蓋所有食品類型的安全標準、覆蓋各類生產經營行為的良好操作規范,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監管法治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
4.社會共治。全面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有關部門監管責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加快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食品安全抽檢覆蓋全部食品類別、品種。國家統一安排計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分別組織實施的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年4份/千人。其中,各?。▍^、市)組織的主要針對農藥獸藥殘留的食品檢驗量不低于每年2份/千人。
2.農業源頭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以上。
3.食品安全現場檢查全面加強。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基本建成,實現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標準化、規范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每年至少檢查1次。實施網格化管理,縣、鄉級全部完成食品安全網格劃定。
4.食品安全標準更加完善。制修訂不少于30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評估轉化農藥殘留限量指標6600余項、獸藥殘留限量指標270余項。產品標準覆蓋包括農產品和特殊人群膳食食品在內的所有日常消費食品,限量標準覆蓋所有批準使用的農藥獸藥和相關農產品,檢測方法逐步覆蓋所有限量標準。
5.食品安全監管和技術支撐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實現各級監管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化。各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達到國家建設標準,進出口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保持國際水平。
|